11月1日至2日,由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的“汉藏语语法名物化结构的形式与功能专题研讨会”在澳门大学顺利召开。我院青年教师邹雨橙博士受邀参会,以“彝语支语言名物化标记多重功能及语法化路径”为题作特邀学术报告,充分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的学术风采。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汉藏语语法名物化结构这一学术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邹雨橙的报告立足语义地图理论,探讨了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名物化标记的多重功能表现,并梳理了其语法化演变路径,为跨语言的名物化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撑。报告内容扎实、论证严谨,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
邹雨橙此次参会及学术汇报,是人文学院对青年教师成长全方位支持的体现。学院始终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通过支持科研项目开展、鼓励参与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成长环境,助力青年教师深耕学术领域、对接学科前沿。同时,学院聚焦语言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学科研究热点,鼓励教师开展新文科视野下的跨界研究,不断提升学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