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otice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专一赛”练素能,人文学子展风采——“看官媒・写心得・比演讲”大赛圆满结束
    • 日期:2025-04-17
    • 编辑:ysh
    • 浏览次数:
    • 打印本页

    202549日下午,由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南京市南京学研究会主办,人文学院秘书学系金陵文缘社承办,南京市鼓楼区茗轩徽茶专营店协办的“荧屏观天下・妙笔铸文心”演讲比赛决赛在金科院幕府校区图教楼B205成功举办。

    “看官媒・写心得・比演讲”实践活动,是2025年学校“一院一品 一专一赛”工程中的立项比赛。紧扣立德树人宗旨和新文科建设要求,本次活动主要面向人文学院秘书学系全体学生开展素能训练,以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落细。该项活动由四个环节构成:第一阶段,要求全体同学在观看央视媒体节目的基础上撰写评论或观后感;第二阶段,要求各班级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交流活动;第三阶段,要求各班级推选特色文章参与优秀征文评选;第四阶段,各班级推选优秀选手参与演讲决赛。自20251月至4月份,历经三个月的扎实推进,该项活动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在人文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下,于49日下午,终于隆重呈现、大放光彩。

    演讲比赛活动现场,校企合作单位南京璟枫档案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士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本次赛事是学校与企业深化协同育人的又一次重要实践,这场活动最珍贵的价值在于使课堂上的‘舆情分析’‘公文写作’技能训练,真正扎根于《山水间的家》《中国舆论场》等优秀的家国情怀叙事土壤中。”

    决赛现场,选手们紧扣央媒节目,结合个人心得和时事热点展开演讲。从家国情怀的深情咏叹到文化传承的匠心诠释,从社会热点的理性剖析到职业理想的炽热追寻,从乡村振兴的青春注脚到舆情应对的智慧思辨——选手们以媒介内容为镜,鉴照出秘书学子们立足专业、心系时代的多元思考;更以语言为桥,串联起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的深刻共鸣。在激烈的角逐中,选手们各展才情,满载成功的喜悦,其中甘迪和陈杰同学脱颖而出,摘得了一等奖桂冠。

    赛事现场涌动着真挚的情感共鸣,同学们纷纷吐露心声。《山水间的家》让我重新认识了故乡,来自贵州的选手刘澧动情说道,乡村振兴不是推倒重建,而是让老磨盘砌成文化墙,让乡愁在现代化中生根。她的演讲以家乡的辣椒田和星空民宿为切口,展现了对乡土文明的守护与创新。黄美娅同学真挚地赞美:“《典籍里的中国》节目通过现代科技与艺术融合,让《楚辞》‘活’了起来。”

    人文学院秘书学系主任程宏亮教授指出,赛事紧扣新文科建设要求,面向全体同学,实现了技能训练全覆盖,实现了智能训练多场景——从《国家记忆》汲取历史智慧,用当代话语重构文化叙事;从《中国舆论场》解码数据逻辑,以有温度的文字触摸主流文化脉搏。他特别提到,同学们在项目实践环节所展现的应变力,正是秘书专业“办文、办事、办会”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

    比赛结束,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吴轶军书记带领秘书学系骨干教师们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证书,本次活动协办单位南京市鼓楼区茗轩徽茶专营店向获奖选手赠送奖品。

    赛事立足秘书学专业特色,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动能。从文稿撰写到登台演讲,从舆情分析到文化阐释,选手们在“观天下”中锤炼思辨能力,在“铸文心”中涵养人文底蕴。赛后,秘书学系袁美丽老师说:“这场赛事证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唤醒文化基因,更能催生‘用历史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专业自觉,这正是‘新文科’建设的深层意义。”

    金陵文缘社指导教师王静欣老师说:“学生通过解析央媒节目的内容、逻辑、方法、价值等,既能锤炼解读民意的硬本领,更能理解行文之中的社会责任,尤其能提高同学们处理社会工作的媒介素养,这正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主流价值教育的同频共振。”

    从笔尖观照时代,以演讲激荡思想;从荧屏汲取智慧,用实践淬炼担当,从徽茶品味匠心,凭茶香沉淀底蕴。这场以观—写—讲为经纬的赛事,既是磨炼秘书学子专业能力的砥砺石,也是交汇家国情怀的共鸣场。未来,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将持续以新文科建设为基点,将赛事体验转化为育人动能,让更多青年在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中获得成长条件和发展机遇。




    (通讯员: 代静茹 徐雪)